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福利專題
Seminar on Social Welfare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展研究所  
授課教師
施世駿  
課號
NtlDev7122 
課程識別碼
341 M579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上課地點
 
備註
上課時間及地點請參考本所網頁。與古允文合授
限碩士在職專班生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1NtlDev712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過程中,大家最關心的議題莫非是人類生活可能面臨那些重大的改變。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的蔓延,即使是在各國央行的大力挹注之下,股市依舊大跌,信心危機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幾乎已成為當代的基調。我們發現,全球人類正以一種前所未見的速度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趨勢為人類開啟了更多的機會、但也更加激化了空前的競爭,尤其是在經濟安全方面。

其實,這樣的情形不是唯獨當代如此,回到1944年時的英國,當時大戰方歇、國家殘破、危機四伏,英國福利國家之父貝佛里奇出版了《自由社會裡的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 in a Free Society)一書,他闡述其對當代社會福利制度的理想說「我們政策的核心是將需求社會化、而不是將生產社會化」,講白話一些,也就是透過社會福利維持社會的消費力、藉此穩定經濟劇烈波動時的生產力,而這也就是西方福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將生產也社會化)最大的不同。「政府必須作為一個確定的力量」,他進一步闡釋,如果政策方向是對的,就好好去做,成為社會的穩定力量。而這些觀點也就成為現在社會安全制度的核心。

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化作為台灣福利發展背後的兩大結構性因素,一方面資本主義發展的面向順應著全球化論述的興起而往國際經濟競爭與生產分工追溯其對民族國家能力的侷限;但另一方面,也因強烈競爭所累積的不平等、以及因資源分配扭曲之下所形成的社會矛盾卻也形成強大的改革壓力來源,伴隨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經濟發展所醞釀出的中產階級,相當程度推動了台灣民主化的進展。具體來說,資本主義(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會運動)、與福利發展三大結構性力量的交織互動影響了台灣的社會發展與福利政策辯論。

社會福利制度的產生往往係因應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需要,在前述三大結構因素的交織影響下產生。但國家社會所面臨之新、舊挑戰未嘗稍歇,全球化下國家競爭力的維持、產業轉型帶來就業型態與機會的轉變、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女化所帶來的世代正義議題,以及家庭型態趨於多元、貧富差距擴大導致青年與中產階級落入貧窮的焦慮感日深等,構成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新挑戰。因此本講題的目的在於針對台灣社會發展十大議題:

1. 高齡社會的新興需求與機會
2. 少子女化的趨勢與對策
3. 家庭與婚姻關係的多元轉變
4.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改革
5. 台灣照顧體制何去何從?
6. 當代貧窮問題的浮現與挑戰
7. 家有身心障礙人口的處境與期待
8. 90後的青年夢想與失落
9. 全球化下就業型態的轉變與對策
10. 新興弱勢團體與社會排除
 

課程目標
每週針對一個主要議題,由授課老師就學理部分進行講授,提供同學整體的知識基礎,必要時搭配邀請其他專精老師來課堂演講,深化學習的程度;視修課同學多少,從上述主題中至少挑選五個議題,分組進行作業,藉此刺激與激勵修課同學的參與和分享,釐清問題的本質,收集各界提供的政策處方,分析各種政策處方的可能性與侷限性。教學目標如下:

(1) 瞭解台灣最近的社會議題;
(2) 針對這些社會議題,我們有那些政策選擇;
(3) 我們可以採取的政策回應與工具有那些;
(4) 深入瞭解台灣社會政策辯論的脈絡。
 
課程要求
上課時間無法出席,請先行報備。本課程之進行以同學報告與課堂討論為主,同學必須於課前閱讀指定教材,並在學期第二部份時,輪流於課堂上報告相關社會福利議題,以小組方式為之。期中測驗(open book)以上課教材與授課內容為主。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請詳見課程進度 
參考書目
1. 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原著Esping-Andersen (1990),古允文譯(1999),
台北:巨流。
2. 比較福利國家:國際比較中的德國社會國。原著Franz-Xaver Kaufmann(2003),
台北:巨流。
3. Jane Millar (2009), Understanding Social Security: Issu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討論表現 
20% 
 
2. 
課堂口頭報告 
40% 
 
3. 
期末書面報告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25  課程導論與說明 
第2週
10/02  高齡社會的新興需求與機會 
第3週
10/09  少子女化的趨勢與對策 
第4週
10/16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改革 
第5週
10/23  台灣照顧體制何去何從? 
第6週
10/30  當代貧窮問題的浮現與挑戰 
第7週
11/06  演講:東吳社會系 葉崇揚副教授-台灣工作貧窮的衝擊與因應 
第8週
11/13  家有身心障礙人口的處境與期待 
第9週
11/20  90後的青年夢想與失落 
第10週
11/27  全球化下就業型態的轉變與對策 
第11週
12/04  新興弱勢團體與社會排除 
第12週
12/11  年金改革(討論現行改革) 
第13週
12/25  長期照顧改革 (從長照1.0到2.0) 
第14週
1/1  家庭政策與育兒照顧 
第15週
01/08  外來移工與外配

 
第16週
01/15  勞動市場改革 
第17週
01/17 (晚上8-10點)  邁向社會投資福利國家?